徐巧芯遭罷免團體違法鼓吹遷戶籍 罷免戰火延燒掀起法律與政治論戰
徐巧芯遭罷免團體違法鼓吹遷戶籍 罷免戰火延燒掀起法律與政治論戰
(記者張嘉文報導)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張斯綱日前在臉書揭露一段影片,引發外界高度關注。影片中,針對立法委員徐巧芯的罷免團體發言人Roger,2024年12月在一場宣講活動中,違法公開表示支持罷免的方式之一就是「遷戶籍」。此舉立即觸發法律的爭議,張斯綱質疑此行為恐已違反《刑法》第146條「妨害投票正確罪」。
據張斯綱爆料,該影片來自罷免團體內部群組。令人玩味的是,當支持罷免的民眾看見此影片後,反應竟是要求立即撤回,並提醒切勿外流,擔憂會「影響民進黨」。這不僅暗示了此建議的敏感性,也反映出罷免團體對其合法性的潛在疑慮。張斯綱指出,《刑法》第146條明定,以詐術或其他非法方法使投票結果不正確者,或意圖使特定候選人當選,以虛偽遷戶籍取得投票權而投票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未遂犯亦同,「若僅是為了支持罷免而遷戶籍並無實際居住,就是犯法!最高可處五年有期徒刑!罷團鼓吹犯罪,檢調不查嗎?」
爭議核心:鼓吹「遷戶籍」與《刑法》第146條
據影片內容顯示,針對立法委員徐巧芯的罷免團體發言人Roger在宣講中列出五種支持罷免的方式,包含:簽署連署書、擔任志工、遷戶籍、捐款贊助罷免宣傳資金,以及協助擴散罷免資訊。其中,「遷戶籍」作為一種手段,在台灣法律界引發廣泛的討論。
根據《刑法》第146條「妨害投票正確罪」規定:意圖使特定候選人當選或不當選,以虛偽遷移戶籍取得投票權,且未實際居住者,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即便遷戶籍者在當地居住滿四個月後即可參與連署與投票,但若其遷戶籍行為不具備實際居住意圖,而僅為取得特定投票權,則可能涉嫌違反此條文,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罷免團體發言人竟然公然鼓吹此種潛藏法律風險的手段,其動機及可能的違法後果值得深思。

大規模罷免浪潮下的政治角力
2025年7月26日,台灣將迎來史上最大規模的罷免投票,範圍涵蓋24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以及目前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值得注意的是,在台北市的肉搏選區中,所有國民黨立委幾乎都成為罷免標的,而民進黨籍的立委卻無一人罷免案成案。此一鮮明對比,讓國民黨直指罷免行動背後的政治意圖「昭然若揭」。
特別是台北市松山信義選區的立委徐巧芯,長期以來被視為罷免團體的「眼中釘」。除了前述的遷戶籍爭議,罷免團體還被指控採取連署、志工動員、金援及文宣攻勢…等手段。徐巧芯憤怒抨擊,這些奧步充滿仇恨與不法,台灣人民無法接受用不正當與違法的罷免方式。她強調,一旦罷免被政黨淪為政治報復的工具,將嚴重傷害台灣民主的根基。

國民黨的戰略部署:守護民主底線
面對這波被解讀為「政治清算」的罷免攻勢,國民黨意識到,僅僅在罷免當下進行防禦是遠遠不夠的。這不僅是一場單純的罷免,更被國民黨視為民進黨對在野黨的「政治抄家」、「貼紅標籤」甚至「司法追殺」的開端。其最終目的,恐是削弱在野力量,以便在國會中強推更多爭議性法案,例如: 國會職權修法。
因此,國民黨必須採取的戰略思維:
1. 組建法律支援網絡: 預防司法介入的風暴,為可能涉訟的黨籍人士提供及時且專業的法律援助。
2.擴張民間輿論力量: 打造非官方敘事戰場,主動澄清不實指控,爭取台灣民意支持,扭轉被動局面。
3.制度改革議題主動帶入社會對話: 反制被貼上的負面標籤,將焦點拉回實質政策討論,提升黨務及問政透明度。
誠如國民黨智庫副執行長凌濤所警示:「罷免只是開端,不是結束。」民主的防線,從來不是靠空喊口號就能守住,而是仰賴清晰的戰略規劃與全體國民的覺醒與參與。這場罷免戰,不僅考驗著相關國民黨籍立委的應變能力,也將成為台灣民主政治成熟度的一場重要的試煉戰役。
Tags 何維原 余翠廬 元宇宙新聞 全球電視台 兩岸時報 動新聞 台中新聞台 台灣新聞台 國民黨智庫副執行長凌濤 大健康新聞報 寶島時報 張嘉文 徐巧芯 政治論戰 新竹市長高虹安 李明賢 柯朝枝 法律 產經新聞 立委徐巧芯 罷免 罷免團體 罷免戰 蘇杉郎 記者鄒志中 違法鼓吹 遷戶籍 鄒志中
留言
張貼留言